A股低迷投资者转投美股 偏爱IT行业中概股
A股持续数年的熊市和越来越低的底部,不断消磨和打击投资者的信心;此时,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等三大股指却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投资客们移情别恋,“炒美族”悄然成为资本市场的新生力量。
缘起:IT公司美国上市成契机
炒美股的投资客们主要操作IT业的中国概念股,这是他们最显著的特点。
从中概股赴美上市最疯狂的2010年算起,一大批中国IT企业奔赴海外圈钱。随之远渡重洋的,还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在IT光环笼罩下,股市新生代“炒美族”迎来第一个投资高潮。
“炒美族”由两部分人构成。据资深人士介绍,“炒美族”主力是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专业投资者以及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员工,这些人在投资过程中充分利用行业信息优势。
据了解,I美股是少数可以在工作时间炒美股的公司,其员工持有的多是中国IT公司的股票。
在海外定居与留学人员也是一支渐呈规模的炒美股队伍。雪球网友K自喻为“一个价值投资路上的新兵”,三年前移民北美,两年半前开通美股,自称“总体资金增值300%左右”。K先生从1994年进入A股市场业余炒股,2006年下半年专职从事股票投资。这位居住于加拿大的职业股民,形容每天的日常工作是:“看看各种报告、行业和公司信息,偶尔也看盘,也操作。”
“炒美族”的规模有多大尚无准确数字,据机构推测,大概在20万至30万人。不过这些投资者目前行走在制度的灰色地带,大都需要转道中国香港或直接通过美国的网上券商开户。
相关资料:
IB(Interactive Brokers,盈透证券)相关介绍及开户最详细教程
故事:两只股票打算持有十年
不愿透露姓名的英先生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员工,讲到以往的经历时,他说自己买过奇虎,原因是非常看好团队的执行力;不过赚点小钱就卖出了,因为当时奇虎盈利主要靠浏览器,公司说不会推出搜索,没想到过段时间就推出来了。
讲到成功的案例,他说曾买入诺亚财富,原因是看好汪静波为首的诺亚团队以及行业增长空间,另外其价格和价值的差距也很大,一年前5美元左右满仓买入诺亚,12.5美元左右卖出一部分。刚开始买入诺亚财富时,他在雪球网上发了帖子,不赞同的意见很多,比如每天的交易量太小、私人银行的竞争等等,买入后也曾跌到了4块多美元。
目前他把所有资金都放在特斯拉和诺亚财富上了:“这些股票是我打算持有10年以上的。”特斯拉股票是当时90多美元买入的,最高价达到了130多美元。英先生并不急于出手,他的胃口很大:“按照估值计算,这些股票是可以涨到十倍以上的。”
英先生在A股也有股票被套,主要是金融股和白酒股,分别亏损了20%和10%,他打算解套了就转移做美股。
分析:A股做价值投资更难
I美股CEO梁剑炒美股已经有5年,偶尔也炒港股,他认为A股没有真正的互联网公司,所以他不炒A股。他说,相对A股,美股股价与公司业绩关系更密切点。
讲到两个市场的根本区别,梁剑认为,A股公司实行上市审批制,导致可选标的有限,也导致没有正常的退出机制。美股的注册制和完善的监管可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有利于投资者作选择。
英先生更喜欢美股的游戏规则。他举例说,美股有做空机制、没有涨跌幅限制,一个作假的公司一天可跌去50%以上。中资概念股也有些公司因为作假被做空,最后导致退市。
类似K先生这样的投资客则认为:“美股市场成熟,好公司非常多。上市公司轻易不敢造假,一旦被发现就面临退市风险,主营业务清晰,盈利模式明朗,对未来预期也比较靠谱,同时很少靠消息搞投机,大把大把圈钱。”“炒美股更关注基本面,需要读懂财务报表,不需要每天盯盘,也不用担心受消息面影响大起大落。”
不止一位采访对象告诉记者,相对美股,A股做价值投资更难,好公司少、制度不健全、投机文化盛行;哪怕是业内炒股高手名家,也普遍认为A股是个资金市,不敢长线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