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active Brokers(美国盈透证券)管理经营模式研究

一、Interactive Brokers简介

Interactive Brokers Group, LLC(盈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IB”)成立于1977年,于2007年5月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券商之一。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威治,在美国、瑞士、加拿大、香港、英国、澳大利亚、匈牙利、俄国和爱沙尼亚的员工共750名左右,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姆斯•皮特菲拥有公司85%的股份。IB成立32年来,已发展成为拥有超过40亿美元股本资产的美国第16大券商,全球期货佣金商业务排名第17位。IB受SEC(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FINRA(金融行业规范权威)、NYSE(纽约股票交易所)、SFA和世界其他监管代理的监管。

IB是自动化的全球电子经纪商和做市商。IB代理和交易的品种覆盖20多个国家的70多家交易所和13个世界主要外汇货币市场,包括全球主要的期权、期货、股票、外汇和债券。目前,IB及其附属公司的股票期权交易量占全世界交易所股票期权交易总量的14%。在经纪代理业务中,IB能为交易者提供种类繁多的电子交易产品的直接进场、执行在线交易和提供结算服务,为客户提供迅捷的跑道。目前,每天在IB的电子化经纪业务平台和衍生品做市商平台进行交易的投资者超过9万人,进行70万次之多的交易。在私人交易业务中,IB从事自己账户大约6,500个不同产品电子交易的做市商活动。

二、Interactive Brokers的管理经营模式

(一)高效的运营杠杆

在全球的大型知名券商中,IB拥有与众不同的商业运营模式,IB的公司架构是建立在一个运营杠杆很高的技术平台之上的,这也是其在经营上取得成功的根源。运营杠杆是企业经营中的魔法棒,如果使用得当,会帮助企业实现收益最大化,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高效的运营杠杆在IB之所有能够成功实现,主要依靠的不是强大的人力资源,而是成熟的计算机系统。正是后者在股票和期权的全球化交易之路、提升电子交易所交易速度以及奠基算法交易三方面给美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家企业定位清晰的电子券商,在IB的全球750位员工中,程序员的数量占40%以上,25%是客户支持人员,5%是销售人员,相对而言管理和后台服务人员的比例非常少。这样的员工结构即使在其他在线经纪商内部也十分少见。连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姆斯都始终坚称自己是一个程序员。依靠高效的运营杠杆,IB的运营成本年增长率仅有5%左右,而年收益却以30%、40%的速度增长,公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6年和2007年,IB每个员工平均创造利润100多万美元,成为华尔街的一个经营奇迹。

在经营领域方面,IB不走多元化之路,目前只开展两项业务:电子做市商业务和电子券商经纪商业务。电子做市商业务由Timber Hill运作,网上经纪业务由Interactive Brokers运作,两家公司都在Interactive Brokers集团的控制之下。IB凭借少而精的经营领域,并以电子做市商业务和电子经纪商业务相结合的运作方式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带来了单一经纪公司所不具备的许多优势。目前,IB在全球70多个交易所进行着电子化交易,经营的证券有9400种。2005年成为美国第16位的大券商,2007年全球期货佣金商业务排名第17位。2007年5月3日,IB在纳斯达克上市,代码为IBKR,正式进入公众视线。目前,IB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券商之一。

相关资料:

IB(Interactive Brokers,盈透证券)相关介绍及开户最详细教程

(二)领先的交易技术

IB是现代证券电子化交易的推动者和成功典范。早年,正是由于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姆斯无法接受那种传统的、倒退落后的华尔街交易方式,一直坚持通过自动化来大幅度提高交易效率的想法,才诞生了IB,并奠定了IB此后的企业发展方面——专注于期权和其他衍生品的电子交易。IB在交易技术开发方面的很多成就都可以载入美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史册。1983年,IB旗下的Timber Hill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交易的手持电脑。1985年,纽约股票交易所推出了期权交易,为了从竞争对手那里获得足够的市场流动性,该交易所批准了IB使用自有技术的请求。新的交易科技取得了成功,IB也从成功中获得了足够的资金用以升级其技术,最终推动了美国证券交易行业的技术革命。IB把世界范围内的股票和衍生品联系在一起,创建了ECN电子通讯网络,并将ECN电子通讯网络与汤姆斯的算法交易结合在一起,创建了一个智能化的、寻找最佳交易路径的系统,使得市场更有效、买卖盘口更紧、速度更快。1987年,芝加哥交易所准备停掉已经开通四年的,但仍缺乏流动性的标普500指数期权。IB再次抓住重要机遇,向交易所申请使用自有技术,获准后一年,Timber Hill公司就使期权交易在市场中获得了足够的流动性。目前,标普500的期权已成为美国最具活力的指数期权之一。20世纪90年代后,IB又在汤姆斯的带领下设计了一种新的交易科技,可以把一个上市公司的大交易指令分解成小的指令单,并送达不同的交易市场。这一新的系统最终成为IB今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999年,IB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议在期权市场推行电子化报价,以确保投资者可以获得最好的可能价格。在确信交易电子化可以帮助投资者获得最有利价格后,监管当局开始强令推进使用这种交易科技,汤姆斯也向美国的交易所施加压力,推动从喊价市场向电子自动撮合市场的转变。Timber Hill很快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化证券交易的做市商之一。

如今,IB已奠定了在交易科技上的优势,并一直致力于建立直接进场的交易系统,以实现交易的快捷;致力于交易科技的研发,始终把简单化、自动化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在证券交易方面,拥有全美最先进的Algo算法交易平台,能够找到最佳的成交路径;在外汇交易方面,通过ECN电子通讯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超低的点差,而不对冲客户的交易指令;在期权交易方面,可以提供全电子化交易平台,提供更优的期权报价,给市场提供更多流动性。不计其数的公司复制着盈透公司的智能下单系统,直接进场和算法交易系统也已经被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高盛、美林、摩根斯坦利等大的华尔街公司所采纳,参与的交易所已由原来的Amex、CME和NYSE发展到今天的70多家交易所。通过基于Java的TWS交易平台,整合了输入、监控以及分析客户交易活动的所有必需工具,IB的客户可以以极低的佣金随时登陆14个国家的70多个交易所,交易股票、期货、外汇、期权、指数基金及共同基金,直接进场到CBOT、CME、NYMEX、NYBOT,以及加拿大、英国、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瑞士、澳大利亚、香港、日本及新加坡等国家(地区)的交易所,参与全球市场的交易。

(三)全球化的交易通道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本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的核心是交易全球化。IB是全球大部分交易所的会员,可以在全世界70多家交易所及交易中心的期权、期货、股票、外汇和债券等交易工具中传递、执行和处理交易指令,客户通过多功能交易平台可以直接进场交易全球各类资产。

凭借直接成为全球大部分交易所会员的交易通道优势,以及独立研发交易系统及交易平台的技术优势,IB不必依赖任何软件提供商,只依靠自己就与全球交易所直接连接起来,实现了直接进场交易。由于交易软件为自主研发,所以IB能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市场的各种新需求。交易通道及交易科技上的优势,使得IB可以以低成本服务客户,自然而然就通过低佣金的方式让利给了客户。

(四)完备的资金安全保障

IB拥有完备的资金安全保障体系。除认证、监控、账户隔离等常规的安全保障措施之外,IB还提供了高达3000万美元的证券账户保险,也就是说,客户在IB的证券账户受到高达3000万美元的保护(包括100万美元的现金),大大超过了美国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美国证券法规定,券商应当向客户提供最多50万美元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SIPC)保险。IB的证券账户保险由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SIPC)和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提供。SIPC给每位顾客提供首先的50万美元(包括到10万美元的现金)。在总计限制为1.5亿美元的条件下,对那些受到SIPC全面保护的顾客,劳埃德公司提供额外高达2950万美元的保护(包括90万美元的现金)。所有货币种类的股票、期权、权证、债务和现金的市场价值都包含在这一保险范围以内,期货、期货期权和单一的股票期货不包含在内,但可用的现金会定期地从客户的期货账户转到客户的证券账户以尽可能地受益于保险覆盖。和所有证券公司一样,这种保险是提供针对经纪人-经销商的失败的保护,不针对证券市场价值的损失。有了规避代理风险的保障措施,客户自然可以在IB放心投资。

IB盈透创始人:程序员、交易员到亿万富豪

从梦游仙境到亿万富豪 – 现代证券电子化交易的推动者汤姆斯·皮特菲

曾经他只是美国股票交易所(AMEX)一名普通的期权交易员,如今他创建了全美第16大的券商Interactive Brokers公司,并成为亿万富翁。他在股票和期权的全球化交易之路、帮助电子交易所提升交易速度以及帮助奠基算法交易的盛行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位亿万富豪的传奇经历成为了华尔街的一个神话,他就是现代证券电子化交易的推动者 — 汤姆斯·皮特菲。

爱丽斯梦游仙境

在汤姆斯•皮特菲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小雕塑,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他是位程序员,花费了毕生的心血投入到美国证券交易的现代化进程。在他看来,华尔街经常象是个上下颠倒的世界,有时愚不可及地安于现状,不愿意进行合乎常理的革新。

63岁的汤姆斯•皮特菲在接受美国《机构投资者》杂志采访时曾说,“我在华尔街,就像爱丽丝在仙境中一样,尤其让我困惑的是当电脑可以将问题处理更好的时候,为什么人们还会在交易场内,彼此打手势、喊话来进行交易。这真是匪夷所思,每件事都比我预想的混乱,与我设想的有天壤之别。”

华尔街的神话

在美国华尔街摸爬滚打了30余载,倔强的汤姆斯已经让美国的证券交易模式简单化了许多。

1977年他离开研发商品交易软件的工作,在美国股票交易所AMEX成为了一名期权交易员。从那时起,他就无法接受传统的那种倒退落后的华尔街交易方式,他一直坚持着通过自动化来大幅度提高效率的想法。沿着这条思路,这位匈牙利移民终于创建了全美第16大的券商Interactive Brokers盈透公司,公司专注于期权和其他衍生品的交易。这位亿万富豪的传奇经历也成为了华尔街的一个神话。

他在三方面都具有着深远的影响――股票和期权的全球化交易之路,帮助电子交易所提升交易速度,以及帮助奠基了算法交易的盛行。他对华尔街运作方式的构想使美国的金融业管理层的重视,当局也已经采纳了他许多关于市场结构的建议。

目前,IB公司(interactive brokers – 盈透证券集团)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做市商之一,在世界上70多个交易所进行着电子化交易,经营证券有9400种。公司总部座落在美国康州的格林威治,汤姆斯拥有着公司85%的股份。该公司年收益超过10亿美元,其中企业的净利润超过一半。虽然利润很高,但汤姆斯并不满足现状。2005年,他主导IB(Interactive Brokers)加入了对濒临破产的Refco瑞富公司的收购战。Refco公司由于前任CEO挪用客户4.3亿美元资金用于公司8月IPO的资金运作,最终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若能收购瑞富成功将大大加强IB的经纪业务。但是,收购是有风险的,况且汤姆斯还同时专注于他的目前的公司运作中。他有时会通过报纸或学术杂志向外界发表自己关于市场结构的看法,但他尽量回避媒体以为自己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淡泊名利 理想主义

“汤姆斯是那种淡泊名利的人,他只考虑做正确和必要的事情。”太平洋交易所的CEO飞利浦•德菲说。太平洋交易所是一家经营多种股票和期货的交易所。IB是该交易所的成员之一。太平洋交易所后来被电子股票交易商群岛控股(Archipelago Holding(AX))收购。而群岛控股又在2006年被纽约证券交易所收购。汤姆斯在1999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议在期权市场推行电子化报价,来确保投资者可以获得最好的可能价格。德菲称,“汤姆斯尽一切努力推进电子化交易,帮助金融市场更加有效和完善。如果你看到了许多创新和关于市场结构的提议,你就会发现有汤姆斯的身影。”

但汤姆斯的热情也有下降的时候,他常常被一些基本的组织原则所驱使,这些原则不仅仅针对市场或商业本身,而是针对整个社会的。他的电子化目标在当时是没有被大众很好接受,所以他避开了与当时的朋友和商业伙伴的争论,全身心投入推动事业的过程中来。他最典型的做法是避免做广告和市场推广。他认为广告对于一个有价值的产品或是服务是多余的。汤姆斯的强势性格拒绝了大量的潜在收购者,其中包括摩根斯坦利和高盛等大牌公司。

“他是个理想主义者,”时任雷曼兄弟公司副主席的汤姆斯•罗斯认识汤姆斯已经30年了,他说,“汤姆斯认为事物如果按照最有效的方式运行,世界会更加美好,他自己一直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和索罗斯一样,白手起家的匈牙利移民富豪

远离群众是汤姆斯在早年就学到的习惯,他1944年出生在二战时的布达佩斯一家医院的地下室里。虽然有着光荣的家史,但是童年却并不顺利。“我并没有生在一个富足安定的年代,”汤姆斯回忆说“我知道在战争之前,匈牙利是个不错的地方。”

作为年轻人,汤姆斯感到在匈牙利毫无前途,在1965年他结束了自己的工程课程,21岁时来到纽约。他比他的老乡同是匈牙利移民的索罗斯到美国时的年龄还小5岁。虽然他不会说英语,但是依靠朋友他找到了生活出路。他找到一份设计的工作,为一家工程公司设计高速公路。由于工资不多,他和自己的朋友合租一间曼哈顿上西区的铁路公寓。当公司购进一台计算机的时候,他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了学习操作及编程的工作。他进步很快,他自己回忆时说,“计算机语言比英语好学。我认识到如果我可以掌握计算机的工作方式,我就能多找到一门工作,于是我开始自学。”

1967年他得偿所愿,在一家计算机咨询公司获得了一份工作。这家公司为华尔街设计金融模型软件。汤姆斯在Lotus1-2-3等软件诞生之前很久就已经设计出一种工具帮助分析师计算股票和债券变化量。几年后,他加盟一家商品交易公司,他设计了一个交易和分析软件。同时,开始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在加盟著名金属交易商Henry之后不久,他就成为了老板Jarecki最信任的同事之一。“几乎任何重要的会议上,Henry都会带着汤姆斯”,IB的副主席,汤姆斯的好友Nemser表示。即使汤姆斯1977年离开公司以后,Henry依然在重大问题上咨询汤姆斯的意见。

汤姆斯脑中的交易计算算法已经孕育很久了,1977年他决定将20万美元的存款投资到当时的Amex交易所的席位上去,他决定尝试运用他设计的交易模型去规范当时全新的上市公司期权交易。当时的交易所还不让计算机进场,他只能让他的助手数据拿回自己的办公地点在计算机上运算,返回新数据再来交易。“当我站在交易场内时,我迷恋着如何将所做的运行在我的计算程序中。在人群中我会马上在头脑中编码,随后再把它弄到程序中去。”

世界第一台可交易的手持电脑

在当时刚刚诞生的期权世界中,汤姆斯被大家看作是个怪人。1978年,汤姆斯成立了T.P.&CO.公司,扩大了生意,并雇用四名交易员在他设计的程序帮助下进行交易。同时,他一直盯着一个更大的目标,他不是在单纯地接受市场,而是按照它们应该更好的方式前进。新公司运行良好,在1982年他重组了公司,将其命名为Timber Hill“添华公司”。 新公司成为汤姆斯交易业务和尝试目标的有效工具。新公司希望将系统搬进期权交易所,但是它必须克服来自监管机构和场内交易者的阻力。1983年,该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交易的手持电脑,来持续地为期权定价。在汤姆斯的努力下,系统终于搬进了Amex交易所,但是,在芝加哥期权 (CBOE),它依然面临强大的守旧势力的阻力。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始终未能进入CBOE。在1985年,纽约股票交易所推出了期权交易,为了从竞争对手那里获得足够的市场流动性,该交易所批准了汤姆斯使用自有技术的请求。新的交易科技获得了成功,该公司也从成功中获得了足够的资金用以升级其技术,并最终推动了美国证券交易行业的技术革命。通过把世界范围内的股票和衍生品联系在一起,汤姆斯创建了ECN电子通讯网络。接着,将这个网络和他的算法交易结合在一起,他创建了一个可以智能化寻找最佳交易路径的系统,以令市场更有效,买卖盘口更紧,速度超快,而且套利超有效。

关键的机遇出现在了1987年。芝加哥交易所准备停掉已经开通四年但仍缺乏流动性的标普500指数期权。汤姆斯嗅到了机会,他请求交易所给他一个机会来运作一年,在交易池中使用那些刚发明的手持电脑,来提供更紧的报价。同意也不会失去什么,交易所何乐而不为呢?获得同意后,截至1988年中,添华公司就让期权交易获得了足够的市场流动性,现在标普500的期权是美国最具活力的一个指数期权。

Interactive Brokers(盈透证券) 横空出世 他推动了美国的现代证券电子化交易变革

进入90年代之后,汤姆斯继续投资在他的交易网络上,他设计出一种新的交易科技,可以把对一个上市公司的大交易指令分解成小的指令单,并送达不同的交易市场。新的系统成为了IB公司今天存在发展的基础。

在1993年,汤姆斯将公司一份为二,电子作市商业务继续归Timber Hill添华证券来运作,新的网上经纪业务在Interactive Brokers盈透公司(IB)上运作,专门给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服务。客户的指令通过网上传到IB盈透上被执行。在单一的多功能帐户内,客户可以在IB平台上不仅可以以极低的交易成本交易股票、期权和期货,也可以ETF基金、债券和外汇。两家公司都是都在IB盈透集团的控制下。盈透集团目前已经拥有27亿美元资本,在2005年就已成为美国第16位的大券商(《机构投资者》杂志2005年4月期)。2007年的全球期货佣金商的业务排名,盈透公司继续大幅成长,进入第17名。

相关资料:

IB(Interactive Brokers,盈透证券)相关介绍及开户最详细教程

算法交易的创建者

公司大部分员工是程序员。做市商业务可以从市场买卖双方进行的数千种证券交易中获利。其参与的交易所由原来的Amex、CME和NYSE发展到1990年的8家交易所,1997年的全球31家,到2005的55家,以及今天的70多家。经济业务单元在过去的几年中翻番。

汤姆斯的视角在美国的金融界依然是前卫的,不计其数的公司复制着盈透公司的智能下单系统。直接进场和算法交易系统也已经被大的华尔街公司,如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高盛、美林、摩根斯坦利等所采纳。在1999年汤姆斯向当时的SEC主席证明了电子交易系统在期权市场的有效性之后,监管当局确信交易电子化可以帮助投资者获得最有利价格,并开始强令推进使用这种交易科技。汤姆斯也向美国的交易所施加了压力,推动从喊价市场向电子自动撮合市场的转变。Timber Hill添华证券很快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化证券交易的做市商之一。

更像比尔盖茨,而不是巴菲特

市场最终按照他预想的那样发展了,然而汤姆斯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交易员,他始终坚持自己是一个程序员,而且公司的绝大部分重要人士都是程序员。如果说比尔盖茨是个程序员,巴菲特是个交易员的话,汤姆斯则更像比尔盖茨。公司中程序员和其他员工的比例是5比1。他承认交易员的天才优点,但仍然认为单一的程序或许不会击败交易员,但是所有程序联合在一起则是不可被战胜的。

汤姆斯不是一夜暴富的,而且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生活的态度,依然知道如何享受生活。离婚的他有三个孩子,都还在上学。他的个性决定着公司依然像一个刚成立为生存而运作。会议很少,而且也象躲避瘟疫般避开官僚主义。“我们有许多会议和政策手册,但是,汤姆斯并不认同。”Nemser表示。“汤姆斯认为世界运行在一些繁文缛节上,而我就不得不向他证明对于这么大的一个公司来说,这些东西是必不可少的。”

2007年5月3日,IB盈透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代码为IBKR,由此,汤姆斯的事业开始正式进入公众的视线,其财务状况在华尔街变得更加透明了。